國際貨物複式運送與電子商務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 vs E-Commerce

 •涂鄂良•

 國際貨物運送(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肇始於百年前的西歐,歷經工業革命及社會改革逐漸形成國際貨物運送專業經營管理人(Cargo Management)以別於專業經營操作人(Transportation Operator),迨區域經濟貿易透過市場需求逐步跨越州界,全球經濟貿易於焉發展,而其複雜、競爭、專業、分工的特性也促使國際貨物專業經營管理人隨之遠播美洲及亞洲並將貨物經營管理的服務項目乃至地域涵蓋範圍擴展至今日門對門戶對戶全程的概念運輸(Total Conceptual Transportation)而成為國際貨物複式運送者(International Multi-Freight Forwarder)。

 概念運輸(Conceptual Transportation)源於筆者於一九九五年八月在大連所舉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海上通航學術研討會論文中首次提出,蓋國際貨物複式運送以專業及客觀身份整合各個運輸實體,注入相關服務,提供單一窗口迎合並滿足各別單一客戶因時地及貿易要件的不同所提出的全程國際貨物複式運送要求,除了各類運輸文件必須符合國際要求其同步,服務精神亦當精準跨越不同國界,但實質上業者並沒有也不可能直接由產地至目的地運送任何一批國際貨物,這種虛擬的(Fictitious)國際貨物複式運輸,就是概念運輸其所提供的服務就是貨物經營管理(Cargo Management)。

 近年來電腦資訊發展一日萬里無遠弗屆,虛擬已然成為整體傳統商業結構無可迴避的實質改變,透過網路只要概念正確不論天涯或海角,貿易可在瞬息間成交,經營亦能彈指間行事,真正體現了,人在家中坐決勝千里外的精髓。

 國內外商業結構因應各種需求,近年內不斷快速地整合(Integrate)與併購(Merge),國際貨物複式運送業更是在全球如火如茶地作水平與垂直式地進行,其中尤以德意志郵局(Deutch Post)以超過美金六○億併購了德航(LH),二十五%DHL,丹沙(Danzas),ASG、AEI及其他刀家全球知名的國際貨物運送集團,姑不論其併購的方式與整合的過程若予以深入的推敲兼顧當前行業的穫利與未來業務的發展實在不必「殺雞牛刀」,除非有超等閒的非常目的,個人以為必然與電子商務(E-Commerce)有絕對不可或分的互動關係,當其全球國際貨物複式運送網路(Net Work)經由內部統合而為單一服務網時,除了專業的電子網路(E-mail,internet,Intranet,EDI,T&T…)增強其全球服務功能(Global Service Function)之外,再配合適時的電子商務功能(E-Commerce Function)恐將輕易取代目前傳統的百貨業(Department Store)、郵購業(Mail order)、超商業(Super/Hyper market)、進口商(Importer)、批發商(Wholesaler)、經銷商(Retailer)等納入體系而成為整體商業中的一環,最終聯結了一端的製造與出口商及另一端的最終消費者,使國際貨物複式運送達到極致的效果而成為國際貨物複式貿易體(International multi-Trader),任何單一的商業體含航業必因業務的替代性與利益的對立性難以結合成為共同體,唯獨國際貨物複式運送業既能結合各個商業體提供專職的多層次共同貨物運送功能,又可為單一商品增添差異性附加價值,因而德意志郵局的高瞻遠矚與雄心壯志是可敬也可怕的。

 反觀兩岸行政主管仍將本業侷限於國際貨物運送的承攬運送經紀人的法定地位,非僅阻礙了行業的正常發展,更遑論結合電子商業走向未來,因而除了加工翻版的傳統工商業以外將很難進入無國界的虛擬創新工商業境界,我們除了扼腕時機不再並等待電子商務革命所帶來另一波世界資源的重分配,試想在商業過程中掌握了「來路」與「去處」其餘的不過是附屬,「商業殖民地」將不僅是危言聳聽而已。

 電子商務本身就是虛擬的概念,而國際貨物複式運送正是電子商務貨物運送虛擬的草創,脫離了概念與虛擬也正驗證了中國人缺乏想像(Imagination)與體會(Realization)的空間,窒礙商業的想像與體會正是當前政府法令條文的死角。

 在百家爭鳴的電子商務時代其實正有無數的電子資訊平台(EDP Platform)提供了眾多的既有的現成工具讓各個行業包含本業在內只要有寬廣的想像深入的體會與正確的概念,就能夠融合過去的經驗以及眼前的商機追向無限的未來,我冀盼本業從業人員與政府行政部門都能正視電子商務所將帶來的無限商機與嚴苛考驗。